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8篇
肿瘤学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总结经口咽入路颅颈区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方法 回顾30例颅颈区畸形病例的临床表现、术前准备、手术方法、术后效果及并发症,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30例颅颈区畸形,经行口咽入路显微手术后,随访3个月~4年,痊愈21例(70%),好转6例(20%)。结论 采用经口咽入路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颅颈区畸形的有效手段,术中良好的显露及镜下细心操作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脑胶质瘤为侵润性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高,愈后差.目前以手术、化疗及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腰椎穿刺易导致头痛[1]和腰背痛等,加之患者及其家属误认为脑脊液是人体的精髓,不能轻易抽取,术中不积极配合,严重影响穿刺成功率。我科于2004年1~12月对120例行腰椎穿刺术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垂体腺瘤合理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 对194例垂体瘤采用经鼻-蝶入路、经颅入路手术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经鼻-蝶组和经颅手术组肿瘤的次全切除率以上分别为95%和91%,术后放射治疗后肿瘤完全消失可达到90%.结论 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可作为各类垂体微小腺瘤和部分大型腺瘤首选的治疗手段;采用经颅入路显微手术和术后辅助放射外科治疗是提高垂体巨型腺瘤全切除率、降低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后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恶性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显微手术全切除,术中于瘤腔内安置化疗囊,并行化疗药物体外敏感性及放疗增敏作用检测,术后第2,4,8,12周和6个月分别行经皮穿刺注入敏感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随访6~36个月,并与以前随访的40例接受肉眼下全切后常规放化疗的脑胶质瘤结果相比较。结果:45例患者均获随访,生存期明显延长,6个月内复发4例(8.8%),死亡3例(6.6%);1年内复发9例(20.0%),死亡7例(15.6%);2年内复发19例(42.2%),死亡15例(33.3%);3年内复发25例(55.6%),死亡22例(48.9%)。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显微外科手术力争全切除,术后敏感药物间质化疗联合增敏放疗,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人脑恶性胶质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骨窗显微镜下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内血肿的有效性。方法:对高血压脑内血肿25例采用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脑内血肿,同时行血肿腔外引流,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残留血肿;传统大骨窗开颅并去骨瓣减压手术组(骨瓣手术组)28例。结果:小骨窗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两种手术术后4周和6个月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大骨窗组(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清除脑内血肿是高血压脑内出血较好的救治方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腰穿置管持续引流在治疗后颅窝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穿王管持续引流在治疗后颅窝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方法:时24例后颅窝术后出现发热、头痛、皮下积液、脑眷液漏的惠者采用腰穿王管持续引流,观察疗效。结果;21例患者发热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控制,15例头痛患者症状缓解,7例后枕皮下积液厦3例脑脊液漏均痊愈。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腰穿置管持续引流时于后颅窝术后并发症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各368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术后意识清醒时间2~72 h,平均14.7 h,24 h内意识清醒率86.7%,痛死率3.3 %;非手术治疗组治疗后出院前清醒286例,意识清醒时间8 h~14 d,平均5.8 d,24 h内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D打印模型拟手术应用于经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微创夹闭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将2015-01—2017-05间在郑州市中心医院拟行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各20例。A、B 2组均经行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微创夹闭术,其中A组在术前应用3D模型模拟手术。比较2组疗效。结果 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模拟手术,可提升眉弓-眶上锁孔入路前交通动脉瘤微创夹闭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来源的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与肿瘤间质液(tumor interstitial fluid,TIF)ctDNA检测在脑胶质瘤中的诊断、复发监测、肿瘤标志物及靶向药物筛选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2019年1月至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12例脑胶质瘤患者CSF标本、TIF标本及血液标本。CSF标本、TIF标本进行二代基因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检测ctDNA突变,血液标本进行白细胞胚系突变检测,二者对比筛选出肿瘤突变基因。与临床资料结合,对胶质瘤患者CSF-ctDNA与TIF-ctDNA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结果  检测到57种基因变异类型共209个,标本总平均突变数为8.7个,CSF-ctDNA平均突变数为4.3个,TIF-ctDNA平均突变数为13个。9例CSF-ctDNA检测阳性率为(75.0%)、11例TIF-ctDNA检测阳性率(91.6%)。同1例患者ctDNA浓度TIF标本高于CSF标本,TIF标本ctDNA平均浓度(3.38 ng/μL)高于CSF标本中ctDNA平均浓度(0.58 ng/μL)。ctDNA检测发现肿瘤基因突变,较影像学发现复发时间平均提前2.9个月。突变基因PIK3CA、PTEN、KRAS、EGFR、TP53、NF1、BRCA1、BRCA2、TSC1、TSC2、IDH1、CDKN2A匹配到靶向潜在获益药物,突变基因PIK3CA、KRAS、EGFR匹配到潜在耐药药物。  结论  CSF-ctDNA与TIF-ctDNA能够比影像学更早发现肿瘤复发,是一种可行的能够在肿瘤的发生和复发的过程反复检测、筛选胶质瘤标志物的方法,对胶质瘤患者基因诊断及靶向治疗有一定临床指导作用。相对于CSF-ctDNA,TIF-ctDNA检测获得样本ctDNA浓度更高,检测患者基因平均突变数更多、检测阳性率与检测效力更高,能够提供更多、全面的肿瘤基因组信息,适合临床用于获取胶质瘤的基因表达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